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2024年发展概况
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2年10月,中国的合作伙伴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4年,遵照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和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工作方针,在大特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正确指导下,在大特尔诺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共同支持下,保方院长伊丝克拉·曼多娃博士和中方院长董元兴教授精诚合作,带领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全体同仁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孔院各项工作蓬勃开展,欣欣向荣,在汉语教学、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可圈可点。
一、中文教学开展情况
- 办学规模
2024年,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拓展新教学点城市2个,此外,因疫情中断的卡赞勒克市教学点的中文教学也已恢复。本年度,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共计在20个城镇60多个教学点开设了汉语课和中国文化课。这20个城市遍布保加利亚各地,分别是:大特尔诺沃、戈尔纳、斯维什托夫、鲁塞、图特拉坎、伊斯伯里赫、波波沃、特尔戈维什特、舒门、瓦尔纳、布尔加斯、扬波尔、斯利文、卡赞勒克、哈斯科沃、佩尔尼克、索非亚、弗拉察、埃林·佩林和切洛佩奇。其中,鲁塞市瓦西尔·列夫斯基中学、特尔戈维什特市赫里斯托·波特夫小学是大特大学孔子学院的两个下设孔子课堂。2023~2024学年孔院各教学点课程注册学员3000余人,2024~2025学年注册学员预计更多。
- 教职工队伍
2024~2025学年,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共有各类教职员工37人。其中,保方院长1人,中方院长1人,孔院行政办公人员4人;中方公派教师4人,中方外派志愿者13人,本地海外志愿者2人,本土教师12人(含保方院长)。教职工中,保方负责工资津贴11人,中方负责工资津贴26人。
- 课程体系
经过长期探索,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了多门类、多级别的汉语语言及中国文化课程,包括:《少儿汉语》、《初级汉语》、《中级汉语》、《HSK/HSKK辅导》、《太极》、《气功》等,尽最大可能满足了不同类型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还承担了大特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相关专业的部分课程。
汉语课程在大特大学古典与东方语言文化系中文相关专业,以及鲁塞市瓦西尔·列夫斯基中学、伊斯伯里赫市瓦西尔·列夫斯基职业学校、布尔加斯市康斯坦丁·普雷斯拉夫斯基主教高中的部分年级是必修课;在其他教学点为选修课。在这些汉语作为必修课的学校,有自己的中文课程体系,如;大特大学古典与东方语言文化系的课程涵盖汉语语言、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等。
此外,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充分发挥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的志愿者专业特长,在鲁塞市瓦西尔·列夫斯基中学孔子课堂开设了舞龙文化课;从2023年秋季学期起,还开设了中国武术课。
- 教学质量
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十分注重教学质量,孔院领导和教师们经常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其效果某程度上在汉语水平考试和“汉语桥”比赛中得以体现。2023年,孔院共组织汉语水平考试4次,线上/线下各两次。其中HSK考生89人次,通过率98.87%;HSKK考生28人次,通过率89.28%。2024年,上半年已组织线上/线下考试各1次。其中HSK考生43人次,通过率97.67%;HSKK考生25人次,通过率84%。下半年将在12月份组织线下考试一次。因2024年考试尚未举行完毕,年度通过率数据尚待统计。
在历年“汉语桥”中文比赛中,大特大学孔子学院下设教学点参赛热情都很高,每年在各分组比赛中都有出色的表现。从2022到2024年,大特大学孔子学院蝉联三届“汉语桥”中文比赛保加利亚赛区决赛大学组冠军,获奖选手分别是来自大特尔诺沃大学的安茹玉(Yoana Borisova)、贝甜(Betizhe Okova)和蕊思(Kristiana Doneva)同学,语合中心分别向她们颁发了一年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而且,在中学组的比赛中,2024年保加利亚赛区决赛冠军同样也是大特大学孔子学院选手,来自鲁塞市瓦西尔·列夫斯基中学孔子课堂10年级的莱雅(Raya Popova)同学过关斩将,勇夺第一。
二、文化活动及品牌建设情况
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日常主要是通过孔子学院官网建设、孔子学院Facebook更新、Radio Fresh平台宣传、召开年度“中国与中东欧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出版《孔子学院年度报告》、《中国与中东欧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会刊等手段打造孔院的品牌形象。
在中国传统节日、联合国中文日、全球孔子学院日及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周年日等特定日子,则通过与当地政府、当地学校、青少年中心、中国友协等机构合作,采取举办工作坊、画展、摄影展、中国电影节、中国文化周等方式,大力宣传中国文化。同时,积极参加保加利亚本土的一些大型文化艺术节。并且,与保加利亚China Today报、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保加利亚国家广播电台等传媒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报道孔子学院的重大活动,扩大孔子学院影响力。
2024年,大特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参加各类文化活动50余场,受众20多万人次。包括:演出、展览、各类比赛、中华文化工作坊,以及一些大型本土文化艺术节等。其中,重大/品牌活动包括: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建院12周年庆典/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日、联合国中文日、大特尔诺沃“东亚文化节”、“中国与保加利亚:古老独特的文明”书画创作大赛及展览、“汉语桥”中文比赛保加利亚赛区决赛、“韩裴(Petko Hinov)”翻译比赛、鲁塞瓦西尔·列夫斯基中学孔子课堂中文歌唱比赛、特尔戈维什特中国电影周及美食节、布尔加斯中国电影展映、鲁塞市庆祝中国新年音乐会、特尔戈维什特市庆祝中国新年音乐会、端午龙舟文化节、中秋彩灯手绘大赛及展览、扬波尔国际面具节、卡赞勒克玫瑰节、索佐波尔国际青年艺术节等。
三、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每年年度项目都安排有汉语教师/志愿者“离任工作总结交流会”和“上任工作安排布置会”。两会分别于每年7月初和9月底在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本部召开。“离任工作总结交流会”旨在体现孔院对离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亲切关怀,同时安排尚在中国的候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线上参加会议,为新老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即将离任者可以畅谈任职期间的得失感想,分享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候任者传经送宝。候任者可以通过会议与前任对接,向前任请教。无论对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来说,会议对他们将来更好的服务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都大有裨益,同时也为孔院今后改进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上任工作安排布置会”则旨在让新到任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了解孔院的工作机制及规章制度,认识本地的工作环境,听取前人在保加利亚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从而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更好的履行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职责。
2017 年,大特尔诺沃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签订协议,合作成立了保加利亚汉语教师培训中心。“中心”专门配备有1名工作人员,设在大特大学孔子学院运营。疫情之前,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曾依托“中心”举办过汉语教师培训班,来自保加利亚各地的本土教师、中方公派教师及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主讲教师由保加利亚经验丰富的资深本土汉语教师和来自中国的主讲专家担任。培训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密切结合保加利亚汉语教学现状及普遍存在的课堂情形,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教师队伍建设及汉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后疫情时代,保加利亚汉语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培训逐渐恢复。2024年2月,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在语合中心的支持下已举办培训班一期。根据工作安排,2024年第二次培训拟于圣诞假期之前开班。
除此之外,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坚持抓住每一次机会,安排汉语教师/志愿者参加中方组织举办的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要求他们认真聆听专家学者们的指导,积极与外界教师切磋中文教学经验,切实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及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024年,孔院已安排数十名本土汉语教师参加了在中国不同城市举办的多场专题“本土汉语教师研修班”。
四、运营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在日常工作中,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各级工作人员通常通过Email、WeChat、Facebook、QQ之类的软件,传递文件,发布各种活动的通知,分享活动图片和媒体报道。重大事项则借助ZOOM或腾讯会议平台,召开视频会议进行研讨再做决定。
大特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每年至少会召开一次正式会议,或是在保加利亚或是在中国,疫情之前,多利用全球孔院大会会期召开。2023年12月5日,年度理事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中保双方理事就孔院相关重大事务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做出了相应决策;并就孔院中长期建设发展畅所欲言,献计献策。2024年理事会拟于11月北京世界中文大会结束后线上举行。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在制度建设方面不断进步,出台了《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章程与管理规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标准》、《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安全预案》等政策性文件。这些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孔子学院的组织架构、办事程序以及员工的行为举止,符合大特大学的校规及保加利亚相关法律规定,为孔子学院可持续性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每一位汉语教师/志愿者都需要仔细阅读并熟知相关内容,并按要求切实做到遵规守约。
作为大特尔诺沃大学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大特大学孔子学院的档案按照大特大学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孔子学院经费挂靠大特大学银行账户,所有财务均严格遵照大特大学的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五、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 中文教材
为了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因材施教,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了《快乐汉语》、《汉语乐园》、《轻松学中文》、《跟我学汉语》、《长城汉语》、《成功之路》、《HSK标准教程》等多种教材。孔院图书馆馆藏每年都有更新,其中包括中国最新的相关学术刊物以及保加利亚语翻译的文献。
- 汉语水平考试
2024年上半年,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已组织线上/线下汉语水平考试各1次。其中HSK考生43人次,通过率97.67%;HSKK考生25人次,通过率84%。下半年将在12月份组织线下考试一次。因2024年考试尚未举行完毕,年度通过率数据尚待统计。
- “汉语桥”中文比赛
2024年4月底至5月初,根据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工作部署,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协同索非亚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了第23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保加利亚赛区决赛、第1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保加利亚赛区决赛及第4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保加利亚赛区决赛。中国驻保加利亚临时代办王敏女士亲临比赛现场,体现了使馆对“汉语桥”项目的高度重视。赛事非常圆满,在大学组的比赛中,大特大学孔子学院选手——来自大特大学古典与东方语言文化系的学生蕊思(Kristiana Doneva)夺得保加利亚全国冠军。在中学组的比赛中,2024年保加利亚赛区决赛冠军同样也是大特大学孔子学院选手,来自鲁塞市瓦西尔·列夫斯基中学孔子课堂10年级的莱雅(Raya Popova)同学过关斩将,勇夺第一。
- 奖学金
2024年暑期,在董元兴院长的大力帮助下,大特大学古典与东方语言文化系两名学生成功申请留学奖学金。柯雅(Tanya Stankova)获得半年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梅思语 (Melis Adem)获得一年期“中国地质大学奖学金”,两位同学都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在地大(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和中国驻保使馆的帮助下,她们顺利办理了赴华留学签证。目前,两人在中国武汉留学。
- 夏令营
2024年暑假,在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协助下,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成功安排数十名本土汉语教师参加了在中国不同城市举办的多场专题“本土汉语教师研修班”。其中,包括首次为保加利亚地方政府代表和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合作伙伴举办的“保加利亚官员赴华研修班”。
- 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4年10月11日至12日,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隆重举行庆祝中保建交75周年·第11届“中国与中东欧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保方院长伊丝克拉·曼多娃主持会议。大特大学校长迪米特尔·迪米特洛夫、大特尔诺沃市市长/保加利亚全国市长联谊会主席丹尼尔·帕诺夫、中国驻保加利亚特命全权大使戴庆利先后致辞。使馆教育事务负责人杨天、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董元兴、保加利亚国民议会议员/教育与科学委员会主席安吉尔·扬切夫、保加利亚教育与科学部中国事务专员安吉尔·阿波斯托洛夫、大特尔诺沃州州长伊瓦伊洛·兹德拉夫科夫、大特尔诺沃市议会主席凡契斯拉夫·斯皮多诺夫,以及来自布尔加斯、布拉戈耶夫格勒、佩尔尼克、埃琳·佩林、察夫达尔等市的政要和高校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大特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普拉门·勒格科斯图普教授、索非亚孔子学院名誉院长纳可·斯德凡诺夫教授、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安德烈·拉度勒斯库教授、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登贵教授、北马其顿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廖伟教授、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传媒学院袁玥副院长、体育学院胡凯教授等特邀嘉宾,以及来自保加利亚各高校及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
六、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014年,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出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纪念保加利亚同中国建交65周年。其后,“中国与中东欧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每年出版会刊1辑。目前,该会刊《中国与中东欧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已被“保加利亚国家参考文献名录”(National Reference List of Bulgaria)收录,并可通过“中东欧在线书刊文库”(CEEOL)、“开放学术资源库”(ROAD)、“谷歌学术检索系统”(Google Scholar)以及ERIH PLUS, ResearchBib, GeneralImpactFactor, CiteFactor, DRJI, ESJI等数据库在线检索。2024年,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出版了《中国与中东欧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第9辑,目前,第10辑在编撰中。
本报告期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保双语版,经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多方努力正式出版。4 月 18 日,保方院长伊丝克拉·曼多娃作为 15 位演讲嘉宾之一,应邀线上参加了联合国在纽约总部举办的联合国中文日论坛,并做了题为“保加利亚汉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与建议”的报告。10月19日至21日,她又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第七届国际儒联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做正式报告。除此之外,本年度,孔子学院教师和志愿者还完成了多篇学术论文。
七、荣誉及获奖情况
2024年4月底至5月初,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了本年度“汉语桥”中文比赛。孔子学院学员踊跃参赛,在各分组比赛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在第23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保加利亚赛区决赛中,大特大学孔子学院选手——来自大特大学古典与东方语言文化系的学生蕊思(Kristiana Doneva)夺得保加利亚全国冠军;乐慧怡(Daniela Mihova)和梅思语(Melis Adem)双双获得三等奖。蕊思获得一年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在第1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保加利亚赛区决赛中,冠军同样也是大特大学孔子学院选手,来自鲁塞市瓦西尔·列夫斯基中学孔子课堂10年级的莱雅(Raya Popova)同学过关斩将,勇夺第一。在第4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保加利亚赛区决赛中,特尔戈维什特市赫里斯托·波特夫小学孔子课堂的学生和大特大学孔子学院本部的小学生首次参加了今年的比赛并获奖。
此外,在本年度“韩裴(Petko Hinov)”中保翻译比赛、“中国与保加利亚:古老独特的文明”书画创作大赛、中秋彩灯手绘比赛等赛事中,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参赛选手都展示了雄厚的实力,获得各类、各级别奖项多项。其中,中方外派志愿者教师赖金婷和另外3位中国参赛者,荣获韩裴作品(保译汉)的最佳译文。
八、外部合作及社会认可度
大特大学孔子学院自从2012成立,10余年来与大特尔诺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系紧密。在两校的共同支持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每当孔院开展重大活动,大特大学校领导都尽可能拨冗参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也能随时施以援手。
大特大学孔子学院与保加利亚社区关系融洽,同大特大学各院系和包括大特尔诺沃市在内的20多座城市的市政府、以及多个城镇的中小学、幼儿园、青少年中心、中国友协长期保持友好卓有成效的合作。同时,孔院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当地一些企业提供语言服务,因此,在当地官方和民众的心目中都有很高的认可度。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度,大特大学孔子学院开展的各类活动及取得的成就被新华社、中国政府网、国新办、人民网、环球时报、凤凰新闻、保加利亚《今日中国》报社、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保加利亚国家广播电台等中外媒体,以及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官网,用汉语、英语、保语,线上/线下报道、转载300余次。这也从侧面说明大特大学孔子学院的工作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